您好,欢迎访问平度市双龙网具厂官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图片名

全国服务热线:15965558511

新闻中心 NEWS

电话:15965558511

手机:13953263318

邮箱:286841994@qq.com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南村镇河上庄村99号

公司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动态

扇贝笼厂家介绍聚乙烯网绳的发展

来源:小编 发布时间:2020-12-08 次浏览

      聚乙烯1922年由英国ICI公司合成,1933年,英国卜内门化学工业公司发现乙烯在高压下可聚合生成聚乙烯。此法于1939年工业化,通称为高压法。1953年联邦德国K.齐格勒发现以TiCl4-Al(C2H5)3为催化剂,乙烯在较低压力下也可聚合。此法由联邦德国赫斯特公司于1955年投入工业化扇贝笼生产,通称为低压法聚乙烯。下面扇贝笼厂家双龙网具小编详细介绍制作扇贝笼主要材料聚乙烯网绳的发展:

扇贝笼厂家介绍聚乙烯网绳的发展(图1)

       50年代初期,美国菲利浦石油公司发现以氧化铬-硅铝胶为催化剂,乙烯在中压下可聚合生成高密度聚乙烯,并于1957年实现工业化生产。60年代,加拿大杜邦公司开始以乙烯和 α-烯烃用溶液法制成低密度聚乙烯。1977年,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和陶氏化学公司先后采用低压法制成低密度聚乙烯,称作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其中以联合碳化物公司的气相法很重要。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性能与低密度聚乙烯相似,而又兼有高密度聚乙烯的若干特性,加之生产中能量消耗低,因此发展迅速,成为令人注目的新合成树脂之一。
       低压法的核心技术在于催化剂。德国齐格勒发明的TiCl4-Al(C2H5)3体系为聚烯烃的一代催化剂,催化效率较低,每克钛约得数千克聚乙烯。1963年比利时索尔维公司创以镁化合物为载体的第二代催化剂,扇贝笼催化效率达每克钛得数万至数十万克聚乙烯。扇贝笼采用第二代催化剂还可省去脱除催化剂残渣的后处理工序。以后又发展了气相法催化剂。1975年,意大利蒙特爱迪生集团扇贝笼公司研制成可省去造粒而直接生产球状聚乙烯的催化剂,被称作第三代催化剂,是高密度聚乙烯生产的又一变革。聚乙烯对于环境应力(化学与机械作用)是很敏感的,耐热老化性差于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和加工条。
       聚乙烯可用一般热塑性塑料的成型方法(见塑料加工)加工。用途十分广泛,主要用来制造薄膜、包装材料、容器、管道、单丝、电线电缆、日用品等,并可作为电视、雷达等的高频缘材料。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聚乙烯生产得到迅速发展,产量约占塑料总产量的1/4。1983年世界聚乙烯总生产能力为24.65 Mt,在建装置能力为3.16 Mt。2011年统计结果,全球产能达到96 Mt,聚乙烯生产的发展趋势显示,扇贝笼生产消费逐步向亚太地区转移,我国日渐成为主要的扇贝笼消费市场。